187 lines
6.7 KiB
Plaintext
187 lines
6.7 KiB
Plaintext
|
||
|
||
|
||
2023.4.26
|
||
创建工程,移植rtthread
|
||
2023.4.27
|
||
完成uart,pwm驱动
|
||
2023.4.28
|
||
实现内存管理,临时指针
|
||
实现列表
|
||
2023.4.29
|
||
实现array,信号槽
|
||
2023.5.3
|
||
实现str_simplified函数
|
||
修改临时指针可以设置del回调函数
|
||
添加json转列表函数
|
||
2023.5.4
|
||
完成方案解析相关,解析返回数据等
|
||
2023.5.5
|
||
完成与mcu、上位机的通信协议解析
|
||
2023.5.8
|
||
信号槽信号添加发送类
|
||
2023.5.10
|
||
实现与上位机收发数据
|
||
把方案json发送到板子上解析,发现内存不足的问题
|
||
2023.5.11
|
||
解决mcu通信接收源地址始终解析为0的问题
|
||
2023.5.17
|
||
仓库地址 git@124.70.178.159:/home/git/rep/checker_gen1.git
|
||
编译 uv4 -b -j0 .\checker_gen1.uvprojx -t app -o .\build_log.txt
|
||
与从机通信采用一问一答方式,设定一个回复超时时间,
|
||
若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复主机会放弃这次通信,开始下一个通信
|
||
2023.5.18
|
||
移植lwip协议栈,测试tcp连接收发数据成功
|
||
2023.5.19
|
||
tcp连接时添加心跳
|
||
2023.5.22
|
||
通过tcp实现上位机协议,扩大了栈大小保证tcp线程正常运行
|
||
实现udp命令调试接口
|
||
解决str_split函数始终缺少最后一个字符串的问题
|
||
2023.5.23
|
||
修改debug显示文件函数和行号
|
||
使用udp来打印log
|
||
app使用boot程序跳转
|
||
与mcu通信的串口波特率改为57600
|
||
cmd端口为7777
|
||
接收log端口为12345
|
||
上位机端口为7777
|
||
2023.5.24
|
||
添加延迟执行函数
|
||
app升级完成后50ms自动重启
|
||
2023.5.26
|
||
同一个串口下的小板程序升级成功
|
||
通过tcp升级成功
|
||
2023.5.30
|
||
串口全部改用dma
|
||
2023.5.30
|
||
解决log有概率不打印的bug
|
||
发现列表可能出现内存泄漏,互斥量没删除
|
||
解决长时间通信测试,数组越界导致的硬件错误
|
||
硬件错误,断言失败 自动重启
|
||
boot跳转至app之前打开看门狗
|
||
2023.5.31
|
||
cmd使用信号槽连接到udp或上位机协议
|
||
uart4使用阻塞发送,保证数据在发送期间有效
|
||
添加 根据信号和槽来删除信号槽连接的函数
|
||
发现有收到从机数据,但槽函数无反应的情况,
|
||
信号槽线程邮箱队列增加至50后未出现以上情况
|
||
2023.6.1
|
||
接收上位机命令时自动适配合适的协议编解码器
|
||
cmd添加参数配置,根据芯片uid生成mac地址
|
||
2023.6.2
|
||
实现电机控制
|
||
添加app变量管理
|
||
添加自启动功能
|
||
2023.6.5
|
||
根据协议来调用命令,不同协议之间命令字可以重复
|
||
实现方案下载
|
||
实现与注码仪上位机的第二种通信协议
|
||
2023.6.7
|
||
实现电机加减速,可以设置完成中断
|
||
调试与小板的检测命令
|
||
解决disconnect函数没有释放互斥量的bug
|
||
2023.6.9
|
||
开机自动扫描一次从机,升级方案只会发送给在线的从机
|
||
tran根据每次通信的结果自动更新从机在线状态
|
||
测试注码仪检测时间在4秒以内
|
||
bootloader在启动app之前会初始化系统参数
|
||
tran使用回调的方式接收handle的返回
|
||
注码指令自动回读结果
|
||
2023.6.13
|
||
适配3码互转算法
|
||
2023.6.14
|
||
与上位机联测检测和赋码指令通过
|
||
串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行命令行
|
||
需求:
|
||
赋码无论成功失败都返回3码数据
|
||
流水号相同的命令直接返回上次的返回结果
|
||
命令不存在,命令参数错误,设备忙,返回错误码
|
||
波特率、命令返回格式、小板起始地址可配置
|
||
2023.6.14
|
||
添加参数设置,自检命令
|
||
添加波特率,命令返回格式,小板起始地址设置项
|
||
2023.6.15
|
||
log打印可以单独设置主机地址
|
||
bootloader解决打包时间始终被设置为?的bug
|
||
赋码仪相关指令全部添加通道字段
|
||
2023.6.16
|
||
解决hostif字段不对造成的程序死机问题
|
||
通过命令0x08设置的参数如果参数错误会返回对应的错误码
|
||
系统初始化不会因为参数错误而死机
|
||
2023.6.16
|
||
编译app自动生成boot.bin程序,可以用jlink或离线下载器下载到单片机
|
||
2023.6.16
|
||
赋码仪读写参数命令添加读写位,解决写参数时少偏移了一位导致的写参数失败的问题
|
||
2023.6.20
|
||
赋码失败返回时返回小板的错误码
|
||
2023.6.25
|
||
电机下压
|
||
2023.6.26
|
||
第一次出现下载程序到一半,参数错误重启的情况
|
||
2023.6.26
|
||
批检仪完成整个检测流程测试,编写测试脚本,把检测结果保存到csv文件
|
||
2023.6.28
|
||
修改方案结构体,可以进行错误判断
|
||
必须按下按键才响应开始检测命令,
|
||
设备忙时按下按键不会发送请求检测命令
|
||
电机步数可以配置,默认22000步
|
||
解决不插网线会导致程序重启的bug
|
||
2023.6.28
|
||
要实现重复注相同码不报错的功能,重复检测不报错,要使用两套方案
|
||
2023.7.3
|
||
检测错误码
|
||
解决tcp下升级方案死机的问题,原因是内存没有回收导致的内存不足
|
||
2023.7.6
|
||
UID转存储码特征码从*10000改为*100000
|
||
赋码仪接收上位机的0x81,0x82回复
|
||
添加错误判断,未完成
|
||
2023.7.6
|
||
赋码仪添加错误判断,管壳码有0字节则不注码,直接返回失败
|
||
2023.7.7
|
||
boot没有同步app编译,升级app会导致之后添加的配置参数丢失
|
||
添加管壳码全'0'判断
|
||
2023.7.20
|
||
检测和赋码结束时解除忙状态
|
||
上报指令流水号自增
|
||
不进行流水号重复判断
|
||
2023.8.4
|
||
添加注码错误偏移
|
||
2023.8.9
|
||
解决注码成功返回0xc0的问题
|
||
2023.8.17
|
||
修改一些通信逻辑,上报数据不自增流水号,使用上位机下发的流水号
|
||
与20230817V3.28X以前的程序不兼容
|
||
2023.8.18
|
||
升级小板增加命令行返回
|
||
2023.9.4
|
||
电容测量由taskid 8 改为taskid 12
|
||
2023.9.6
|
||
移植到stmf103,实现串口驱动,可以进行控制台通信
|
||
可以进行app升级,方案升级
|
||
可以控制输出口,输入
|
||
2023.9.7
|
||
完成检测时赋码命令,未验证
|
||
控制逻辑完成60%
|
||
2023.9.9
|
||
完成赋码控制,验证通过
|
||
2023.9.12
|
||
发现开启心跳注码会死机
|
||
2023.9.14
|
||
启动注码输出通道改到9
|
||
设置异常报警翻转次数,在次数不为0是只刷新次数不再设置回调
|
||
急停时管壳挡板设为0(挡住管壳)
|
||
解除急停时解除忙状态
|
||
2023.9.20
|
||
取消急停时如果不在空闲状态才跳到另一侧
|
||
心跳数据在收到回复之后也会继续发送
|
||
芯片异常时不检测电容
|
||
str_is_print_str 函数中,len为0时返回0
|
||
2023.9.26
|
||
扫描从机从启动后500ms改为启动后2000ms
|
||
2023.10.12
|
||
添加测试命令 test_input test_output 测试输入输出通道
|
||
|
||
|
||
|
||
|